说起孩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一幼儿园教师孙怡的眼里立刻充满了爱的光芒,写满了对孩子和学前教育的热爱。80后的她创新教育模式,用爱、用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用丰富的教学经验培育着祖国边疆的花朵。
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成长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她,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孙怡说,“爱孩子,就必须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孩子的亲人,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教育过程中,孙怡用心观察,仔细琢磨研究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努力把自己全部的爱心、耐心、细心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
孙怡与孩子在一起。资料图片
孙怡刚担任班主任时,所带班级都是3岁左右刚入园的孩子,孩子与父母分离的焦虑情绪很严重,情绪波动很大,怎么办?孙怡沉着应对,当起孩子们的“妈妈”,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爱。
3岁的小女孩佳佳,每天午休都大哭不止。看到哭成泪人的孩子,孙怡既心疼又无奈。她抱起孩子,像母亲一样温柔耐心地对孩子说:“佳佳,我们上床睡觉好吗?”“我不要睡觉!”孩子带着情绪看着她,大喊大叫。“那老师陪着你睡好吗?”当她准备去抱小女孩时,却被狠狠地在胳膊上咬了一口。看着胳膊上的小牙印,孙怡委屈得想哭。没想到,看到孙怡这样的表情,佳佳突然懂事了,不哭了。
这样的故事,就是孙怡工作中的日常。她说,面对孩子,只有用爱才能呵护他们成长,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为了陪伴孩子,她把教学中的技巧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孩子小,各种各样的图画能快速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兴趣。孙怡便常常结合图片给孩子们讲故事,深受孩子们喜爱。
孩子充满好奇,一边听故事,一边思考,一边交流。就像母亲陪伴孩子一样,孙怡用爱心和耐心陪伴孩子快乐成长。
执着于对幼儿教育的热爱
“努力成长,不停奔跑,才能在幼教事业上干出自己的成绩。”孙怡热爱幼儿园教育,坚持创新,不断提升自我科研能力,并把创新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带动幼儿园办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
孙怡深知,作为幼儿园副园长,必须具有丰富、扎实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和教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年轻教师、更好地服务孩子成长。
作为教学副园长的她,利用工作之余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在她的鼓励、影响下,年轻教师都很注意吸收新信息、新经验、新方法,有力地促进了幼儿园的教学和教研。
“记得刚担任副园长,第一次写课题实施方案,没有太多的经验,一个假期都在不停地修改方案,有时甚至写到凌晨3点钟。”孙怡说,“之所以这样坚持,就是为了方案能更加完善和有实效性。”
为实现“家园共育”目标,孙怡经常收集家长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指导,引导家长转变理念。同时,她主动与家长交换幼儿在幼儿园里“身心发展情况”,指导家长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上用心。她还虚心接受家长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真正实现了“家园教育同步”。
“做幼儿教师,其实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放弃,更意味着‘舍小家顾大家’。”孙怡说。
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以来,孙怡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执着于对幼儿教育的热爱,用爱心呵护近千名3到6岁的孩子,用爱心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打造孩子快乐成长的“美丽花园”
“回想起我的挂职经历,我从不后悔,那是我人生难得的一笔宝贵财富。”孙怡说。
2018年9月,孙怡积极响应号召,奔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皮山农场挂职支教一年。她挂职的喜羊羊幼儿园是一所新建的幼儿园,一共有1108名幼儿。这么大规模的幼儿园,对于刚从一线走上园长岗位的孙怡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挑战。
面对100多名教职工、1000多名幼儿,她快速转换自身角色,迅速适应环境,厘清思路,决定从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入手。为此,她利用每天晚上下班时间带领全园教师深入扎实、富有创意地组织开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基础乐理知识学习与实践”等培训活动,和教师们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怎么做?经过思考,孙怡分别在一楼、二楼、三楼设置“中国风”“中国情”“中国梦”主题,各楼层围绕主题背景创设墙饰、走廊吊饰。各班设计制作家园互动板、主题板、美术板等展示孩子的作品,让墙面“活起来”“会说话”。为创设户外活动环境,孙怡对户外场地和空间进行精心布局,安装大型滑梯供幼儿在户外活动。
“过去,我们没有参加过幼儿园的活动,每天把孩子送来幼儿园,就想着有人照看着他们,吃饱饭就行了。后来,参加了几次活动后,我们了解了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切,真是太好了,孩子们很幸福,我也很高兴。”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短短一年,皮山农场喜羊羊幼儿园从旧址搬迁到新园,面貌焕然一新,孩子们拥有了一个快乐成长的“美丽花园”。“看到幼儿园的变化,我很开心。”孙怡说,“所有的苦和累都化为了甜蜜的幸福。”(中国教育报记者 蒋夫尔)